我也想出现在这里
首页 > 资讯大全 > 留学资讯

在新西兰当程序员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时间:2022-05-17 12:06:18 栏目:留学资讯
【导读】:网站目录大全(https://www.dir20.com/)在线提供,留学资讯「在新西兰当程序员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供留学资讯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dir20.com/news/15159.html

                     姚润泽 

国内有种风气,如果你的年龄超过了30岁,还在办公室里写代码的话,基本就没什么前途了了。L同学以前或多或少也有类似的看法。L同学国内211计算机学士学位。毕业后在一家软件公司编写代码或程序员的工作。让L同学在国内倍感压力。随着年龄的增长,总觉得会被替代。但是当他本人到了新西兰结束了一年的学习和工作后。他彻底的改变的这种看法.

在我们第一次的交流和沟通中,思路清晰说话直白不绕弯子,是给我的第一印象,冲锋衣里面的格子衬衫,牛仔裤搭配旅游鞋。很明显的能让我们了解到他的工作职业。沟通之时他在和我重复一个问题国内很累,想换个环境学习。想逃离国内这种压力。他也和我说讲了一件事情,他说:每天的工作每天戴着耳机写一写代码,然后正常时间下班。不要有那种随时被人取代的感觉就好。

在新西兰有大版面的招生信息,43%的用工单位的需求都是IT专业的技术人员,所以这种急需计算机人才的就业市场,可能和国内的这类职业生存状态不同。

所以老师给出了方案:先读一年的PGD(研究生文凭Level8)在毕业之后可以得到一年的工作签证。在结束一年的工作机会以后可以继续让雇主给我们续签,如果达到标准我们也可以在由雇主的担保下递交移民。如果在工作之后想继续回国发展运用新西兰当地的PGD学历申请硕士学位。

等于在PGD的毕业之后学生会获得一年的开放性工作签证,先工作一年,在工作一年之后可以选择有雇主担保的技术移民或者继续升读学历。新西兰的硕士读完还给我们一条后路即使不喜欢国外的工作环境,就继续读书镀金,回国内也会有很好的发展。

     L先生在听到方案之后并不是很好去,和我讲到在国内工作稳定,在去读个书可能不太适合自己况且,家人在这方面不是很支持,已经30岁而目前还没有结婚。老人更希望婚后再求发展也不迟,还是再考虑考虑我并没有第一时间的想怎么回答,因为超过30岁的人普遍会有再回学校读书感到恐惧。

     再次见到L先生参加了期初L先生以为这次知识上给小孩子的,但是来了之后发现来了很多的同龄人。这些人一部分是为了拿到新西兰当地的学历加分而愿意而加读一个学历以留学为跳板技术移民的。同时参赞也讲到新西兰留学的性价比和美丽的风景,同时还有最吸引人宽松的移民政策让再一次饱受工作环境和压力困扰的L先生选择走出去。

     他和老师讲“有时候人是需要一些勇气去改变目前的现状即使舍弃一些国内优渥的环境”

     在经历了一年的学习之后L先生来到了一家IT公司,老板是一名操着纯正伦敦音的洋人。在本科毕业以后到了新西兰工作并留了下来。从而创办了自己的公司。L先生将老板对外籍员工的关怀非常贴心,同时也会很用心的和我们进行沟通,不论工作还是心理上。语言上也会多让大家沟通从而得到练习。

     工作一个月后我微信问他“那里的工作怎么样”L先生是“Everyone so nice here(每个人都很友好)”

      之后L先生和我讲了一下当地的工作环境,和出国后转变的看法。用一个个细节告诉我什么是Work life Balance(生活和工作平衡)。

      L先生讲到:洋人的单位里是一定会有咖啡机的,不论你是拿铁、还是卡布奇诺黑咖啡。一键搞定。厨房是设有烤面包和煎牛排的电器。L先生最喜欢的是冰箱里的牛奶,全脂脱脂,边上还会有不同口味的麦片。他和我讲不到一个月就喜欢上了这种早餐。和轻松愉快的上午,不是面对堵车或者每个人严肃的地铁里快速的行走。

      而工作中的休息时间那有台球桌,乒乓球桌和国际象棋。一个奇特的现象,在任何时间段,你总能看到有同事在(bu)(gong)(zuo)。以前在XXHO时候上班,也只有中午才会打台球,现在随时严谨(tou)工作(lan),一点也不担心考评因此变差。

      而工作中那办公桌是升降的,坐累了站一会,站累了走一回,然后就到点下班了。但是最重要的每个人在工作的时间都是很严谨的,大概这就是玩出花得人做事都会很认真。

      每年20天带薪年假。是20个工作日,差不多就是1个月。还可以提前预支10个工作日。这些假,一般是用来请假回国看我的娘亲,顺便路上旅游什么的。
每年10天带薪病假。法定是5天,公司给10天。没睡好什么的都可以请病假,老婆孩子不舒服也可以请病假。

      老师听后表示羡慕,但还是关心的问了一下他是否会有不适应等,L先生将最起初是语言运用到工作中多少有一些不适应,其次就是文化的差异,如果不融入的话注定会孤独的。L先生给我举了个例子当一个人在国内每周走进火锅店的频率和出国后每周走进Bar或橄榄球场的频率相同时这个人就融入了!
    

姚润泽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来源:https://www.dir20.com/news/15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