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专利居然也可以?
时间:2022-05-19 09:54:10 栏目:留学资讯说到英国,有人想到哈利波特(文化),有人想到Burberry (时尚),有人想到Canary Wharf(金融),有人想到牛津剑桥(教育),估计没有多少人会把科技和英国联系起来。但是,英国在科技与创新这方面的实力,可能远远超乎你的想象。
卖专利、卖公司的背后
这几天,全球热议的一个话题是《自然》杂志19日发表的一篇关于人工智能的文章。主人公是一款计算机程序“阿法元”(AlphaGo Zero)。“阿法元” 无师自通,三天内自学成才,100-0 击败熟读世间棋谱、棋艺精湛、4-1打败人类世界冠军的哥哥 “阿法狗”(AlphaGo),由此轰动全球,宣布人工智能领域重大突破。
所有人都知道,“阿法狗” 和“阿法元” 的背后是谷歌旗下的DeepMind(深度思维)公司。不为人所知的是,“阿法狗” 和“阿法元”背后其实是英国的一所大学:伦敦大学学院(UCL)。
深度思维事实上是一家地地道道的英国公司,2014年被谷歌以4亿英镑收购。创始人杰米斯·哈萨比斯(Demis Hassabis) 1997年剑桥大学毕业,主修计算机科学。在业界闯荡了几年,杰米斯选择了前往UCL攻读博士,并于2009年获得博士学位。
毕业后,杰米斯继续留在了UCL,从事研究工作。也就是在剑桥和UCL这段期间,深度思维公司的核心技术 deep learning techniques 慢慢形成并得以开发。所以,当深度思维公司于2011年成立时,它实际上是UCL的衍生公司(spin-out )。坊间传闻,在收购深度思维公司时,为了获得相关知识产权,谷歌向UCL支付了巨额费用。(不过,有记者专门发邮件询问UCL到底拿了多少钱,UCL否认收取了任何费用,因为深度思维公司在此之前已经支付了全部知识产权转让相关费用。)
通过出售知识产权赚取巨额收入,近年已经在英国大学呈现空前盛况。根据媒体报道,2014-15年,英国大学通过出售知识产权而获得的收入飙升至 1.55亿英镑,同比增长18.5%。其中,知识产权许可协议(licensing)同比增长了25%,收入达到1.03亿英镑;而出售衍生公司的股份带来的收入则为5300万英镑。
靠着自身雄厚的科研实力,乘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东风,英国大学的衍生公司这几年异常活跃,教授学者博士们和业界、资本市场的关系前所未有的密切。
2013年,阿伯丁大学的衍生公司Arria NLG (专注于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开发) ,成功融资1.6亿英镑,项目组的几个教授/博士共获得530万股(价值约861万英镑),阿伯丁大学获得480万股(价值约为780万英镑)。
2015年,剑桥大学衍生公司Vocal IQ (同样专注于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开发)被苹果公司收购,售价5000万-1亿美元之间。
最近的一个案例是上周日(10月15日),牛津大学的衍生公司Genomics (专注基因研究)与美国制药业巨头Biogen达成以千万英镑计算的合作协议,联合研发治疗多发性硬化症药品。
在英国大学卖专利、卖技术、卖公司的背后,事实上是英国作为研发大国的雄厚科研实力。根据最新的报告,尽管英国人口仅占全球人口0.9%,但是论文引用量占全球的10.7%。全球引用量最高的文章中,15.2%来自英国。
同时,在将研究成果商品化方面,英国的表现也优于瑞士、德国或法国。从知识产权许可协议数量来看(也就是有多少研究成果可以卖给业界使用),在英国大学,每1000名教职员工大约会催生16项许可协议,而在瑞士、德国、法国,数字分别为11项、5项、4项。
英国政府、英国大学齐发力
不过,和美国相比,英国大学在创办衍生公司方面的能力还是落后不少。最明显的,就是数量偏少。
牛津大学是英国大学中创办衍生公司最多的。从2007年至今,牛津大学的衍生公司数量为62家,而相比之下,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在2016年一年内所创立的衍生公司就高达32家。
英国大学衍生公司数量偏少的原因很多,其中饱受诟病的原因之一是大学校方要求持股过高,打击了教授学者们的动力。比如,过去几年,如果帝国理工的教授博士们要创立衍生公司,通常做法是和学校5/5分成。这个比例远远高于美国。在斯坦福大学,校方对衍生公司的平均值股只有10%,而在麻省理工,这个比例一般为5%。不过,从今年8月份开始,帝国理工正式推出“Founders Choice ”项目,鼓励教授、博士们科技创业,创办衍生公司。根据这个新项目,教授博士们可以最高持股至95%。
在英国政府层面,诸多新政策、新项目都在酝酿、实施中。
首先,英国政府已经为促进英国的研发作出了重大的承诺,研发经费向英国大学倾斜。目前,英国一半以上的研发经费,流向英国大学(2015年,英国研究经费为88亿英镑,其中48亿英镑流向英国大学)。与之相关的是,英国全国26%的研发项目,由英国大学进行。这个比例,远远高于法国(20%)、德国(17%)、美国(13%)、日本(12%)。同时,在2016年的秋季报告中,英国政府还承诺将在 2020/2021年之前为英国研发增加拨款47亿英镑,这是研发经费40年来最大的增长。
其次,鉴于英国大学在研究成果商品化、衍生公司创办方面落后于美国,英国政府目前正在酝酿推出又一个英国大学评估标准“知识转换框架” (Knowledge Exchange Framework,KEF),以此评估英国大学在校企合作、知识转换方面的表现,并对英国大学进行排名。据称,排名结果将与政府创新资金分配挂钩。这将是英国大学官方排名的第三个框架,前面两个为:教学卓越框架(Teaching Exellence Framework, TEF) 、研究卓越框架(Research Exellence Framework, REF) 。
根据英国政府的构想,通过加深大学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英国大学理应成为经济繁荣的“发电厂”,英国大学的研究也应该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结语
在各种探讨英国科研与创新的文章中,中国是怎么也绕不过的一个标杆。二十年前的1996年,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的科研论文发表量占到了全球的的一半;到了2015年,四大国的整体份额下降到39%。而同一阶段,中国的科研论文发表量增长了14倍以上,其全球份额从1996年的仅为2%上升到2015年的16%。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来源:https://www.dir20.com/news/15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