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官青睐什么样的社区公益活动
时间:2022-05-13 12:22:53 栏目:留学资讯什么样的活动才是最好的社区服务呢?美国顶尖大学的招生官更青睐那些发自内心去参与社区服务,而且更有可能把这份服务意识带入大学校园的学生,而不是把它当作入学敲门砖的人。用自己擅长或热爱的事,来回赠帮助你成长的环境,这是美国大学人才选拔与培养的理念,也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属点。
和同事闲谈之时,偶然得知一个小故事,一直让我觉得很温暖。
她在耶鲁读本科的时候有一家最喜欢的披萨店,虽然这家店小到不适合一群人聚餐,但它一直开到凌晨三点,时常熬夜的她饿的时候就会打电话订披萨,老板总会给她最大块的披萨而只收一小块的钱。
当时店里有一个13岁的小男孩,总会在一旁微笑着擦桌子帮忙。一晃四五年过去了,同事因为现在的工作又回到了纽黑文,再次去披萨店的时候,发现小男孩已经到了申请大学的年纪。
小男孩的爸爸,也就是披萨店的老板,知道我同事的工作是申请咨询师后,用不大流利的英文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儿子上耶鲁。我的同事以为他开玩笑,当时一笑而过。后来老板在Facebook上找到我的同事,私信恳请她指导他的儿子,我的同事才意识到他是认真的。
从披萨店到耶鲁
因为老板是一代移民,家里条件很拮据,我的同事就在工作之余无偿地耐心指导他的儿子,个人陈述就改了25版。可能真的是老天对善良的人自有安排,男生在SAT只有1800多分的情况下,居然被耶鲁录取了。
我看过他的个人陈述,一篇非常朴实的文章,讲述了他从6岁起就在纽黑文的家庭披萨店帮忙,从每天的下午3点到凌晨3点。虽然不是他选择的人生,但他仍然感激在披萨店的经历,让他能够接触到来往嬉笑的学生,严谨的耶鲁教授,慕名而来的游客,甚至知名的拳击手。
他熟谙每道披萨制作工艺,更熟悉每个常客的口味。虽然他被耶鲁录取的具体原因无从知晓,但我想招生官一定从他的申请材料中,感受到了他对这家小小披萨店的热爱,而他和父亲的辛勤工作,也让披萨店成了耶鲁校园上很温暖的存在;不仅是熬夜学习的觅食处,可能他们多年后回忆起在耶鲁的时光仍觉美味。
而再问我的同事,你的工作怎么忙怎么还会答应帮他呢?她笑着说不过是她回馈耶鲁这个社区的举手之劳。
在谈社区服务之前先讲这么一个故事,主要的目的是想让大家更好地理解社区(Community)的概念。它并不仅仅指中文里常说的住宅小区或者互联网社区,而是有其丰富的内涵和外延。社区是一个人所处的特定的社会环境,包括环境中有着或多或少共同点的其他人;比如一所学校中的学生和老师,或者是美国的华人社区,又如一个城市中的所有老年人口,又或是一个班级里所有喜欢流行音乐的同学们等等。而社区服务在通常意义上来讲是一种无偿的,不带功利性质的,常常是对社区中的弱势群体给予帮助的行为。
美国大学的通用申请表格(Common App),需要每个学生填写高中以来所参加的一系列课外活动。 一个填写得当的活动列表,通常能使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领导力、才华天赋、甚至性格特点都跃然纸上。而在分别纪录每个活动时,第一个问题就是活动的类别。如果打开下拉菜单,在艺术、文化、体育运动等多样的选择中,你就会发现社区服务(Community Service)一词。
社区服务在大学申请中的重要意义何在?
文章开头的故事其实就反应了社区服务的第一个重要意义,回馈自己成长的环境。
大学招生官在审阅学生申请材料的时候,有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标准——假如这个学生成为了学校的一员,他会不会对学校这个社区对产生积极的影响;会不会主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同学们, 是否会参与多种多样的社团活动;是否会努力营造一个美好的课堂校园环境;以及在事业有成后,有没有可能重返母校,为母校的发展建设作出贡献等。
而从根本上讲,学生最终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后,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保持一颗回报社会的感恩之心,也是其社会价值的体现。
第二个重要意义,培养对弱势群体的同理心 (Empathy);同理心,而非同情心。
且不说从中国申请美国本科的学生们,大多是家庭条件相对不错的孩子。在美国,特别是常青藤等顶级院校的申请者中,有相当比例来自位居社会经济地位(SES)上游的家庭。比如哈佛校报Harvard Crimson曾报道,哈佛2017届的本科生,14%来自家庭年收入超过50万美元的家庭,也就是全美收入前1%的家庭。
面对越来越多优厚物质条件下长大的学术精英们,除了推进教育公平的改革,还有能做的就是引导培养学生们的同理心,让他们主动地去帮助那些没能享受同等教育资源的群体。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名校的毕业典礼上,人道主义精神一直是经久不衰的话题。比尔盖茨就曾在哈佛呼吁:“for those much is given, much is expected”,这是他对优越环境中成长的学生们给予别人更多关怀的期许。
第三、社会实践中的能力提升。
找到合适的活动需要良好的资源整合能力;策划活动需要创新能力;组织活动需要领导才能、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这些都是美国教育观念中,一个优秀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参与社区服务时应避免什么?
有些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出发点仅仅是填写大学申请表格的需要,首先其功利性就难逃招生官的法眼。 特别是在申请季前,因为活动列表乏善可陈才匆匆涉足社区服务的同学们,你们的目的性简直昭然若揭。
招生官还是会肯定你的参与,但在大量的申请人都有社区服务的经历的情况下,他们自然更青睐那些发自内心去做,而且更有可能把这份服务意识带入大学校园的学生,而不是把它当作入学敲门砖的人。
达特茅斯的前招生官Michele Hernández曾提及,她读申请材料时,85%的人在他们的申请材料里都会提到自己有过社区服务的经历。不仅因为在美国教育体制下成长下学生,社区服务意识更强烈;很多美国的高中都是有强制性的社区服务时间,甚至是作为合格毕业或者获取奖学金的的必备条件。
如此一来,申请顶尖大学,无关痛痒的义务劳动根本难以令招生官侧目。如果你只是偶尔去几趟敬老院给老人们读一个小时的报纸,相比另一个同学高中以来每周去给农民工子弟小学的学生们上一堂活动课,就显得格外无力而苍白了。
而且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去探望孤寡老人,残疾小孩。如果你对他们没有发自内心的关爱,你眼中流露出的恐惧与敷衍,不仅是对这些已经不幸的人的二度伤害,也是对自己时间的极大浪费。
最好的社区服务是同理心和兴趣爱好密切结合的产物。
如果你喜欢英语,试着给隔壁没有条件请家教的小朋友们辅导一些简单的英语;如果你对心理学感兴趣,能不能找一个相关的儿童公益机构,参与多动症小孩的心理咨询过程;如果你喜欢摄影,有没有尝试过用你的镜头来捕捉清洁工人们的劳动实景,呼吁人们少丢垃圾,让清洁工人能早点回家;如果你热爱绘画,是不是想过给所在地区不如意的年轻艺术家们搭建一个可以相互鼓舞、彼此慰借的平台呢,等等。
你在参与社区服务时如果有一种内动力,一股由衷的热情,不仅自己能乐在其中,更能持之以恒,有更多的收获;参与的过程中的快乐还能感染更多人,增加了活动本身的意义;另外,这样的活动也更符合你申请材料的其他方面所体现的个人特质,更能让招生官信服。
如何对社区服务活动进行有效规划?
1) 从高一或者初三(美国的高中为四年)开始,就开始着手参与有意义的社区服务。一开始的时候可以尝试多参与几个,看自己是否喜欢;在有了明确的方向后,尽量集中在一两个活动上。很多让招生官印象深刻的学生,不是所有社区服务都参与:公益捐书、无偿献血、义务支教……这样难免落下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的印象;他们更青睐的学生往往是对某一项活动能够有长达三四年的悉心投入。
2)从你的兴趣和能力出发,在当地找寻相关的公益机构,或者尝试在互联网上搜索能够远程进行的活动。如果找不到和自己兴趣相关的活动;那么请积极开动思维,你可以利用邻里资源开展小范围的公益活动,也可以为相关的公益组织或者学校社团策划你觉得有意义的项目,并帮助他们实行,甚至可以自己创立一个相关的慈善服务机构。优秀的学生和出众的学生之间的差别,可能就是在现有活动有限的情况下,能否调动起自己的一切资源,甚至主动开创新的资源,来对周围的社区产生更大的积极影响。
3)参与程度比职位更重要。如果你真的想提高自己的能力,光竞选个主席经理是没有用的,而是真正参与到活动的本身,并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我相信如果一个学生真的热爱这项事业,更关注地是做好这个活动能带来多大积极的影响,而不会贪恋虚无的职称。就算是想在申请材料中体现领导力,带领鼓动大家积极参与的行为,也比一个公益社团主席的职位,更具说服力。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来源:https://www.dir20.com/news/7746.html